教務科組織召開大專班期中教學反饋師生座談交流會
發布時間:2014-10-28 | 點擊數:17217
10月23日下午,教務科在西校區A606教室,組織召開了三年制大專班期中教學反饋師生座談交流會。會議由張軍榮科長主持,黃剛副校長、張燕副科長、馬澤云副科長、全體教研室主任、部分骨干教師及16個三年制大專班班長和學習委員參加了會議。
今年4月我校通過教育部備案審批,升格為甘肅衛生職業學院。9月,學校首批招收了護理、檢驗、口腔、藥學及影像5個專業近900名三年制大專生。學校升格轉型和招生生源的變化,對教師教學提出了關于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管理、學生學習指導等方面的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召開本次會議,將通過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和學生對教學安排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學校教學教務管理工作的改進,為下一步提出教學教務管理改革措施和調整制訂更為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計劃等奠定基礎。
教學反饋師生座談交流會在大家暢所欲言、真誠、愉快的氣氛中展開。16個大專班班長和學習委員共計32名學生,根據各自班級同學們提出的意見與問題,對教師課堂教學和目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如實的反饋。主要有:①大多數班級學生組成為高中理科生、文科生和中、高職銜接生(三校生)3部分,導致部分課程如《醫學生物學》、《英語》、《化學》等,有基礎或學過的學生相對學習容易,而其他同學相對而抽象難懂、理解不易;②大部分課程的教師,課堂講授認真、教學有一定的反式方法,有些教師的案例教學引領、形式豐富循循善誘的課堂教學與管理,深受學生喜愛;③部分課程如《生理學》、《系統解剖學與胚胎組織學》等的教師,上課講授內容多且教師講解語速較快,課堂內容重難點不突出,實驗課安排較少,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④普遍反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師,上課氣氛沉悶,學生課堂學習管理不到位,怠學現象明顯,同時希望多講授時事政治等,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和及時了解國家政治與政策和形式等;⑤較多反應教師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授課效果不理想,教師主要使用PPT課件的授課,學生看完后課堂內容的學習印象淺薄、更是缺乏重難點了解。主要有意見和建議有:①晚自習時間不夠,希望能夠改變管理方式,延長晚自習時間,給予學生自愿學習的環境;②建議一些課程如《生物化學》、《生理學》和《系統解剖學與胚胎組織學》多增加實驗課講授。
與會的教研室主任及老師們針對學生們的反饋,指出了一些幫助和指導性的建議,如提出①對于深奧的課程要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②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很重要,要端正學習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③平時要與授課教師多溝通交流;④各班內不同生源層次的學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互幫互助。
黃剛副校長在給同學們簡單介紹了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和培養出的大批優秀的人才事例后,與大家做了語重心長的交流和探討,指出,①同學們已經步入醫學的殿堂,醫學課程的學習,相對其他專業學習而言難度大。同學們感覺課程內容多、跟不上進度是正常的反應。②大家目前還未找到適宜的學習方法,對學習的環境也不適應。自學是大學重要的學習手段,如不盡快適應,將會面臨學習困境。③學校的工作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包括學校、教務科、教研室和任課教師的工作都應盡快做出相應的調整。建議:①發揮課代表的作用。生源的復雜性造成教學的復雜性,要發揮好帶頭,多與授課教師溝通,使教師的授課有的放矢;②做到“六多”:上課要多聽、多記,下課后要多看、多練、多問、多背等。
張軍榮科長會議總結指出,對于本次教學反饋師生交流座談會中學生們提出的教師授課的不足和學習存在的問題等,將會反應至教師和學校,進行改進與研究解決辦法;同時提出,希望同學們應該盡快轉變身份角色,以大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針對大學主要自己管理為主的學習模式,盡快找到適宜的學習方法,適應新環境和專業學習,并且要養成受益終身的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