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生科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14-06-26 | 點擊數:19467
綠油油的菠菜、黃澄澄的向日葵,這種豐收的景象如今出現在書聲瑯瑯的校園里,新鮮的果實、幸福的微笑,“開心菜園”已成為東校區一道靚麗的風景。
當前,90后的學生大多數都嬌生慣養,在生活中很多學生往往“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不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不懂得珍惜糧食;課余時間多數都投入在手機、網絡中,變成了典型的“手機控”;不懂得愛護環境,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隨手亂扔垃圾;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欠缺團結、協作、互助的意識。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老師們發現,學生們對網上虛擬的“開心菜園”游戲“情有獨鐘”,課余會花很多時間在網上種菜。
針對以上問題,學生科在東校區開展 “開心菜園”種植活動,經過宣傳、選拔、培訓,最終選取部分班級參與“開心菜園”活動。3月初,同學們在自己開墾出的“開心菜園”里種植了菠菜、香菜、向日葵等綠色植物。班級以小組為單位定期的對“開心菜園”進行澆水、施肥、除草,同學們自己翻整土地,親手播下種子,耐心等待種子的發芽,精心呵護它們的成長,通過四個月的努力,當同學們親手采摘了屬于自己的“豐碩”果實,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微笑。
通過參加“開心菜園”活動,同學們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含義;通過團隊的配合,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培養了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意識,并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通過對植物的細心呵護,豐富課余生活,遠離了手機,減少了“手機控”;通過本次的“開心菜園”種植美化了校園環境,增強了同學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在“開心菜園”實踐活動中,同學們不但享受勞動的樂趣,更體會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意義。希望同學們能夠將對待“開心菜園”的熱情、心態帶到學習、生活中去,讓大家的學習更輕松,生活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