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
作者 |
頁碼 |
期數 |
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專業化 |
康荔 |
5 |
第18期 |
論“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方針 |
陳優生,張健泓 |
7 |
第18期 |
淺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 |
丁喜生 |
9 |
第18期 |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自我效能感探析 |
王鵬,孫旭春 |
11 |
第18期 |
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鐘潤萍,孫建強 |
13 |
第18期 |
高職英語學習中的“高原期現象”分析及對策 |
劉明鶴,崔博 |
16 |
第18期 |
寓于教學管理之中的反思型大學英語教師培養 |
喬令先 |
18 |
第18期 |
大學生心理疾病三級預防與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關系的思考 |
呂春明,王淑珍,黃宗青 |
20 |
第18期 |
給醫學生打開一扇人文之窗 |
黃倫峰 |
22 |
第18期 |
藥學專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
梁曉燕 |
23 |
第18期 |
論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 |
柴金枝 |
25 |
第18期 |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助產專業教學計劃改革的思路及設計 |
林梅英,姚宏,楊全風,等 |
27 |
第18期 |
職業技能證書標準融入中職課程的實踐研究 |
張春玲 |
31 |
第18期 |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 |
劉振義,鄭揚 |
33 |
第18期 |
創新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文化相對接 |
許玲,俞方武,夏和先 |
35 |
第18期 |
在醫學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
張大萍 |
37 |
第18期 |
高校籃球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 |
徐峰 |
38 |
第18期 |
科學、合理地運用學校的薪酬激勵教職工 |
謝法綱 |
40 |
第18期 |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自我實現的壓力及健康教育對策 |
崔蕭 |
41 |
第18期 |
中職男護生被“邊緣化”的探討和對策 |
周麗榮 |
43 |
第18期 |
中專生網絡成癮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干預 |
黃敏 |
44 |
第18期 |
118名中專生心理咨詢原因分析與思考 |
鄒玉玲 |
46 |
第18期 |
眼科學的“主導—主體”教學模式 |
朱莉,毛世英,陳一新 |
47 |
第18期 |
“小兒液體療法”說課教案設計 |
鄧鳳娥 |
49 |
第18期 |
探索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新模式 |
李新如,楊工昶 |
50 |
第18期 |
優化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方法 |
譚莉萍,劉銀花 |
52 |
第18期 |
目標教學法在專科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
李先佳,任麗平,崔燕兵 |
53 |
第18期 |
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 |
郭延兵 |
56 |
第18期 |
試論實驗誘導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
張小紅 |
58 |
第18期 |
醫學遺傳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初探 |
邵根寶,金潔,龔愛華,等 |
60 |
第18期 |
多元化引導教學法在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
袁力 |
61 |
第18期 |
衛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常彩云 |
63 |
第18期 |
醫學生學好生理學的幾點體會 |
楊鎮源,頡軍成,王海葉,等 |
64 |
第18期 |
新課改理念下的化學教學初探 |
謝芳 |
65 |
第18期 |
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實踐探究 |
沈建新 |
67 |
第18期 |
營造自由的課堂閱讀氛圍 促進中職學生的個性發展 |
溫霞 |
68 |
第18期 |
中專衛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趙杰榮 |
69 |
第18期 |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一課教與學的探討 |
楊志麗,楊淑臻 |
71 |
第18期 |
中醫美容專業實用美容技術中紋刺技能教學的探討 |
吳晨怡 |
72 |
第18期 |
胸心外科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 |
秦雄,徐志飛,王來根 |
74 |
第18期 |
新課改下語文教學中的憂喜及策略 |
高曉梅 |
75 |
第18期 |
病例導入法教學在婦產科護理學中的應用 |
張紅軍,董慧 |
76 |
第18期 |
引子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
董全斌,嚴彩君 |
77 |
第18期 |
標準化臨床護理教學操作流程圖的編制及教學應用 |
胡敏,余珊,馮云萍,等 |
79 |
第18期 |
對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思考及教與學的改進建議 |
翟海龍 |
154 |
第18期 |
循證護理實踐教學初探 |
伍東紅,吳國華 |
80 |
第18期 |
改革護理技能培訓與考核方法的體會 |
劉正芳 |
82 |
第18期 |
整體護理理念指導下護理技能考試模式的改革 |
顏琬華,馮為紅,趙曉敏,等 |
83 |
第18期 |
從護生臨床實習存在的問題探討護理學教學的對策 |
劉家利 |
85 |
第18期 |
開展關懷照護訓練 培養護生人文關懷素質 |
蘇愛華,薛雅卓,陳惠珍,等 |
86 |
第18期 |
護士禮儀課程教學及考試方法改革實踐探討 |
李霞,蔣婧,黃麗萍 |
88 |
第18期 |
人文精神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滲透 |
賴妙玲 |
89 |
第18期 |
淺談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
韓金華 |
91 |
第18期 |
應用合作學習理論 提高中等衛校兒科護理學教學質量 |
田貞尚,吳杰斌 |
92 |
第18期 |
淺談如何對民族學生進行外科護理學教學 |
楊長永,郭克莉,艾比班·達尼 |
94 |
第18期 |
文化基礎差 三年制護生的課怎么教? |
方曉舜 |
95 |
第18期 |
以Orem的自護理論談老年人自我護理 |
張曉英 |
97 |
第18期 |
綜合心理干預對醫學生抑郁和焦慮情緒的影響 |
翟金國,陳敏,聶繼雷,等 |
99 |
第18期 |
西部地區縣級醫院醫療儀器設備狀況調查分析 |
婁坤,楊富華,康曉宇 |
101 |
第18期 |
對三測合一教學質量評估法用于評估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研究 |
黃梅 |
102 |
第18期 |
不同年級女大學生體質狀況的比較研究 |
李潔,王春生,邵慈慧,等 |
105 |
第18期 |
高職各專業大學生肥胖狀況與對策 |
吳秀仙,饒和平,汪蘇亞,等 |
107 |
第18期 |
甘肅省某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及相關行為調查分析 |
秦精爽 |
109 |
第18期 |
以電話隨訪方式對護理人員工作狀態的分析 |
李紀蘭 |
110 |
第18期 |
89名成年女性與我校1 218名青春期女性肺動脈段凸出度測量及結果分析 |
朱錦芝,王繼 |
111 |
第18期 |
礦井瓦斯爆炸事故幸存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初步分析 |
金洪民,張永宏,徐秀英,等 |
113 |
第18期 |
嬰兒期爬行不足對兒童感覺統合影響的研究 |
賈愛云,丁志杰,劉淑文 |
115 |
第18期 |
甘肅省成年人身體形態的年齡變化特點和趨勢分析 |
丁泓祥,楊新平 |
116 |
第18期 |
西部農村代課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
楊曉奇 |
118 |
第18期 |
甘肅省普通高校學生籃球運動損傷特征調查分析 |
楊天慶,崔學梅 |
121 |
第18期 |
避孕套與宮頸糜爛關系及對宮頸上皮影響的臨床研究 |
嚴建軍,謝軍勤,雷天曉,等 |
123 |
第18期 |
臺式血壓計與腕式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值對比分析 |
吳海紅 |
125 |
第18期 |
預實驗在實驗準備中的作用 |
王冰,李春梅,馬曉凱,等 |
26 |
第18期 |
高職護生實習前實踐技能訓練的重要性 |
喻平 |
78 |
第18期 |
高職高專社區護理實習模式的探索 |
吳佩玲,梁惠琦 |
126 |
第18期 |
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改革 |
鄢仁晴,王鳳學,楊艷,等 |
128 |
第18期 |
設計性實驗的引入對藥理學實驗教學的影響 |
于偉凡,康紅鈺,張福華,等 |
129 |
第18期 |
科研型教學法在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
鄧念華 |
130 |
第18期 |
不同考核方法對藥理學實驗成績的影響 |
任亮,張志國,付宜靜 |
132 |
第18期 |
外科臨床實習圍手術期問題教學法的應用 |
陳柏慶,葛志強,王欣,等 |
133 |
第18期 |
干化學法檢測尿蛋白等結果失真原因分析 |
朱愛華 |
135 |
第18期 |
“實踐導向”課堂設計在實驗教學中的優勢效應 |
李敬敏,謝敏 |
136 |
第18期 |
對開展外科護理學手術室綜合技能實訓的探討 |
韓巧梅,曾小英,江躍華,等 |
137 |
第18期 |
工業藥劑學開放性實驗的實踐與思考 |
吳衛,尹建康 |
138 |
第18期 |
117例慢性蕁麻疹患者常見變應原分析 |
金笛,王進軍 |
140 |
第18期 |
外科學實驗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
安宏志,潘紅光 |
142 |
第18期 |
論五年制高職語文教材編寫的原則 |
劉曉琴 |
143 |
第18期 |
醫療質量控制簡報在醫院醫療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
王素霞,劉新成,盛學惠 |
145 |
第18期 |
企業醫院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體會 |
李國新,溫春威 |
147 |
第18期 |
談聘用護士的職業忠誠度 |
駱煥麗 |
149 |
第18期 |
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在中低位直腸癌保肛術中的應用體會(附137例報告) |
姚南,周斌,李玉民 |
150 |
第18期 |
呼吸機相關肺炎爆發流行的調查與控制 |
董秉丹 |
152 |
第18期 |
議“沖任不能獨行經” |
何鳳玲 |
153 |
第18期 |
羅森塔爾效應與學生心理健康 |
王洪義,王國防 |
155 |
第18期 |
我國全民控煙的健康經濟學解析 |
朱笙鸝,孔媛 |
156 |
第18期 |
網絡生活更需要人文關懷 |
湯玉紅,徐娟 |
158 |
第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