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雜志編目第16期
2004年雜志編目第16期
發布時間:2011-07-12 | 點擊數:17223
題目 | 作者 | 頁碼 | 期數 |
關于加強高職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 | 劉平娥,羅建遠 | 5 | 第16期 |
與進俱進 銳意改革 譜寫學校篇章 | 容振勤 | 7 | 第16期 |
對學習困難生心理教育的點滴思考 | 杜桂萍 | 8 | 第16期 |
對我國中職教育發展狀況的理性分析 | 黃南珍 | 10 | 第16期 |
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課教學中培養七年制學生的綜合素質 | 劉 穎,陳 東 | 13 | 第16期 |
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評估 | 文 華,陳 麗 | 15 | 第16期 |
高職“多功能、一體化”形態學實驗室的建設設想 | 曹慶景 | 17 | 第16期 |
中等衛校畢業生“對口”升學考試科目的思考 | 劉桂萍,王宏銀 | 19 | 第16期 |
網絡環境下深化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新理念 | 郭克麗,龐祥梅,魏 濤 | 21 | 第16期 |
關于構建高物理難學的思考 | 范憑德 | 26 | 第16期 |
關于醫學高職生理實驗課的新設計 | 劉冬梅 | 28 | 第16期 |
開拓創新中等專業學校學籍檔案管理 | 趙忠云,郭亞杰 | 84 | 第16期 |
醫科院校參與教師教育刻不容緩 | 王曉軍,虎技能 | 29 | 第16期 |
培養創新才能 構建未來人才 | 徐珊玲 | 31 | 第16期 |
集體備課有利于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提高 | 黃啟林 | 33 | 第16期 |
實施創新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 白利民 | 37 | 第16期 |
學校應更新預防疾病模式 | 柯 江 | 38 | 第16期 |
五年制大專生如何學習物理學 | 勵朗杰 | 54 | 第16期 |
在內科臨床中帶教實習的體會 | 沈艷蕓 | 57 | 第16期 |
醫學畢業生如何高調整自己以適應護校教學 | 高 輝 | 95 | 第16期 |
努力培養醫學生在兒科實習中的工作能力 | 張軍琴 | 100 | 第16期 |
在藥理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 王垣芳,李祖成 | 117 | 第16期 |
淺談“隔代教育” | 劉沛洲 | 121 | 第16期 |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結果分析及啟示 | 周德華,黃 平,戴肖松,等 | 40 | 第16期 |
CS理論與圖書館管理 | 張 欣 | 42 | 第16期 |
《家庭報告書》之我見 | 吳卓潔 | 44 | 第16期 |
醫學考試中選擇題的命題 | 楊麗芳 | 46 | 第16期 |
應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 吳 新 | 49 | 第16期 |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多媒體課件 | 李潤紅,孫克峰,李 彬,等 | 50 | 第16期 |
閉路電教系統雙向控制通信的探討 | 朱 宇,羅 敏 | 51 | 第16期 |
計算機教學方法之我見 | 徐 燕 | 53 | 第16期 |
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 提高微生物教學水平 | 黃秀玉 | 55 | 第16期 |
PowerPoint中的超級鏈接 | 劉玉芳 | 119 | 第16期 |
淺談中專解剖教學中學生立體空間思維的培養 | 陳奕聰,林澤湘 | 6 | 第16期 |
走出心理誤區 漫步生物學園地 | 王敬紅,王學民 | 34 | 第16期 |
從詩歌繁簡談《琵琶行》的缺憾 | 么曉霞 | 39 | 第16期 |
從《紀念劉和珍君》看魯迅的模糊語言 | 付蓉娣,崔秀杰 | 43 | 第16期 |
創新理念—課堂設計探要 | 李敬敏,張向東 | 48 | 第16期 |
淺談外科學教學方法 | 楊偉林,曹 農 | 56 | 第16期 |
英語教學要引導學生重視英漢語言的差異 | 張 雁 | 60 | 第16期 |
中等職業濘哲學課教學探索 | 王 凱 | 61 | 第16期 |
淺析祖國醫學診斷方法與健身運動 | 劉雪凱 | 63 | 第16期 |
統計思維的特點及培養 | 韓志雄 | 64 | 第16期 |
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 方苗利,沈懋法,賴國華,等 | 65 | 第16期 |
饑餓狀態下機體的物質代謝調節 | 師鐵英 | 66 | 第16期 |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在正常人體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 黃振文 | 67 | 第16期 |
醫療體育教學對醫學專業學生的作用 | 熊維君 | 68 | 第16期 |
藥理教學中激發與維持學習興趣之我見 | 陳景勇 | 69 | 第16期 |
如何上好高職學生的生理課 | 黎家文 | 70 | 第16期 |
病理學教學的改革及其實踐研究 | 韓震林 | 72 | 第16期 |
引導學生在五官科見習中主動學習 加強臨床思維能力培養 | 范景敏 | 73 | 第16期 |
突破中專物理教學難點的幾種方法 | 趙新君 | 75 | 第16期 |
對中專女生體育學習動機與興趣的研究及對策 | 蘇錫琪 | 76 | 第16期 |
多元智力理論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及其意義 | 李 霞,楊彩先 | 77 | 第16期 |
語文教學要以人為本 | 李鳳霞 | 78 | 第16期 |
教無定法須得法 | 秦汝芳 | 79 | 第16期 |
欲知其詩先解其人 | 杜秋云,杜建軍 | 82 | 第16期 |
對健身性健美操效果影響的因素 | 王 芳,張 曄 | 89 | 第16期 |
診斷學實驗課教學初探 | 王志福 | 97 | 第16期 |
現代健康觀念面面觀 | 黃永毅,李福民 | 112 | 第16期 |
實踐教學在婦產科學的應用 | 吳美金 | 125 | 第16期 |
對比性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 張志賢 | 127 | 第16期 |
對加速培養技能型護理人才的思考 | 楊彩先,謝 靜,李 霞 | 16 | 第16期 |
實施開放性護理技能教學法的體會 | 張 萍 | 81 | 第16期 |
護生學習注射法時心理狀態分析及對策思考 | 曾曉英 | 83 | 第16期 |
淺談現代護理教育中健康行為學課程的增設 | 江 群,王偉南 | 85 | 第16期 |
甘肅省5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與呼吸系統病癥及腹瀉患病。 | 格鵬飛,王 玉 | 86 | 第16期 |
在校醫專生就業觀的調查與思考 | 倪桂蓮,王福彥 | 88 | 第16期 |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發生1例肺炭疽的啟示 | 傅明蓉,張 強,盧鴻孝 | 90 | 第16期 |
某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狀況分析及對策 | 赫 欣,胡忠德 | 92 | 第16期 |
實驗中的異常現象 | 李鳳瓊,賴 茵,鄭新軍,等 | 123 | 第16期 |
淺談語言在中醫心理治療中的作用 | 和春蘭,徐彩琴 | 14 | 第16期 |
金茵利膽靈治療膽道疾病75例療效觀察 | 曾 鋼,吳 斌 | 18 | 第16期 |
B超診斷肝癌1例 | 白愛梅 | 22 | 第16期 |
氣管載開呼吸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 | 張國霖 | 25 | 第16期 |
淺談小兒靜脈穿剌成功的相關因素 | 衛麗霞 | 27 | 第16期 |
勃起功能障礙的診治進展 | 陜文生 | 36 | 第16期 |
補氣活血通絡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15例 | 閆沛海,郭進忠 | 45 | 第16期 |
光量子血液療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 | 周作霞 | 80 | 第16期 |
生食白蘿卜對乳癌化療期胃腸道作用的研究 | 宋玉惠 | 93 | 第16期 |
Wiskott—Aldrich綜合征孿生雙胎臨床及其因突變檢測 | 張玉玨 | 98 | 第16期 |
胃癌組織端粒酶活性表達的臨床意義 | 何科基,李洪華,李 軍,等 | 99 | 第16期 |
紅霉素胸內注入治療惡性胸腔積液臨床研究 | 安栓德,王亞宏 | 101 | 第16期 |
愛母牌MCU功能性IUD臨床觀察 | 胡春秀 | 102 | 第16期 |
奧平治療宮頸糜爛的臨床觀察 | 徐 維 | 103 | 第16期 |
新生兒天皰1例 | 史慧玲 | 104 | 第16期 |
擴大開窗減壓治療非骨性腰椎管狹窄癥40例 | 侯海林,王天瑞,趙勤學,等 | 105 | 第16期 |
中醫辨證治療先兆流產 | 何語華,何先曉 | 106 | 第16期 |
重癥胸腹腔聯合傷誤診漏診17例分析 | 張 可,牛文亮 | 107 | 第16期 |
人工流產的生命倫理分析 | 王可玉 | 108 | 第16期 |
潔牙室空氣細菌監測與感染控制 | 張曉梅,石鳳群,林德建 | 111 | 第16期 |
常年性變應性鼻炎門診患者醫囑依從性的分析 | 鄧國蘭,郁 良 | 113 | 第16期 |
雙唑泰泡滕片聯合氟康唑治療嚴重外陰陰道念珠菌病臨床觀察 | 楊偉麗,于陸瓊 | 114 | 第16期 |
開展德育活動的幾點體會 | 仝 霞,韓衛紅 | 12 | 第16期 |
論德育本質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素 | 閆春田 | 115 | 第16期 |
在醫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探索與實踐 | 盧 安,蔣春艷 | 118 | 第16期 |
健康的校園文化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 王小萌,陳 堅 | 120 | 第16期 |
如何上好中等專業學校的思想政治課 | 楊新杰 | 122 | 第16期 |
試論醫療服務市場營銷策略 | 郭若華 | 94 | 第16期 |
新時期醫院圖書館建設芻議 | 懷 薇,孫艷萍 | 96 | 第16期 |
淺談中專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 劉 勝 | 124 | 第16期 |
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靈活性 | 莫少嫻,李燕瓊 | 126 | 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