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接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代表時的講話
來源:《甘肅職業與成人教育》
同志們:
很高興和大家見面。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會的教育。今天在場的,不僅有專門從事職業教育的同志,還有來自與職業教育工作密切聯系的不同方面的同志。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發展,培養了大規模的技能人才,為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現在,我國職業院校在校生已達約3000萬人,每年近千萬人畢業,就業率在90%以上。僅此一個數據,就表明社會需要經過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能人才。大家為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培養付出了心血,盡了努力。在此,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在場的同志們、并通過你們向全國職業教育工作者和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里,我想提三點要求:
第一,要把職業教育放在實現中國經濟升級、促進充分就業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國經濟已進人中高速增長時期,要有效應對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就業總量和結構性矛盾突出等諸多挑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中國經濟向中高端升級。也就是說,要把“中國制造”從“合格制造”變成“優質制造”、“精品制造”。而且要補上服務業的短板,使中國服務塑造新優勢、邁上新臺階。這是中國經濟升級的重要標志。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有大規模的技能人才來支撐。我國有9億多勞動人口,如果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能夠成為具有中高級以上技能水平的人才,大家可以想象,中國的產品和服務會達到怎樣的水平!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必須有比較充分的就業,這也要依靠職業教育。目前,就業總體上是比較充分和穩定的,但也有結構性問題。不論是長期保持比較充分的就業,還是解決結構性的問題,都需要大規模培養職業技能人才。所以說,職業教育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不可替代而且愈加重要的位置。大家所從事的工作,是事關我國發展的關鍵性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予以高度重視,采取各種措施辦法,加強職業教育,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發展。
第二,要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種高度融合。職業教育培養的是職業技能人才,也應該是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不僅要圍繞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社會公共服務等要求,培養大批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而且要讓受教育者牢固樹立敬業守信、精益求精等職業精神。中國制造雖然享譽全球,產品和服務總體上適合消費者需要,但確實還不夠精、不夠細。我們培養的人才,必須有強烈的職業精神。前一段,我去看過一個職業學校,一名學生向我贈送了他用數控機床加工的一個零件,說這個零件得過獎。我很高興,但我更欣賞的是這名學生說“對不起,這個零件還有一點瑕疵,因為當時有點緊張,時間不夠”。我說,我很欣賞你的職業精神,你要把生產的產品做到完美,這非常重要。我們培養的學生真正掌握熟練的技術,又始終堅守職業精神,將來就能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如果說.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有差距的話,很大程度就表現在不論是產品還是服務,在質量和精細方面都存在差距。我們要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必須跨過這個坎。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13億人、9億多勞動力,如果大多數成為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人口的壓力就可以轉化為人才的優勢,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了的。當然也要看到,我們還有很多困難和問題要解決,比如就業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就業問題。怎么讓貧困地區的農民掌握必要的技能,對于促進他們的就業至關重要。我在一些貧困地區看到,有些搞手工藝品的企業,如刺繡,免費為當地婦女進行職業培訓,然后按勞給酬,使這些婦女有了收人,實際上也有了就業崗位。職業教育使勞動者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這也是為社會做貢獻。
第三,要用改革的辦法把職業教育辦好、做強。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是不容易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應該認真總結。推動職業教育取得更好更大發展,不能用老辦法、舊思路,一定要勇于改革、善于創新,根本上還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人,同時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職業教育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更多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多元化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特別是要重視企業辦職業教育,真正做到校企結合、產教融合,依托企業、貼近需求,突出實戰和應用,建設和加強教學實訓基地,打造具有鮮明職教特點、教練型的師資隊伍。這些年來,各地創造了一些新鮮經驗,要注意總結好的做法,發揚推廣,形成政策,促進職業教育真正做強、做大,使職業教育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進程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我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更加關心職業教育工作者。教師是天底下最值得尊重的職業。要努力為從事職業教育的教職員工排憂解難,幫助他們解決自身難以克服的困難。也希望各部門、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奉獻者,共同寫好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這篇大文章。我堅信,我國職業教育一定會取得更大成就,中國的經濟社會一定會取得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