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衛生職業院校:
為了總結交流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和發展的經驗與體會,更好地推動我國衛生職業教育事業健康、科學、快速發展,由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研究會、人民衛生出版社、《衛生職業教育》雜志社聯合組織了第四屆“人衛社杯”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征文活動。活動得到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的大力支持,教師積極參與,踴躍投稿。截止2013年3月15日,共征集到67所衛生職業院校的406篇論文。經論文評審委員會認真、客觀和公正地評審,共評出110篇獲獎論文,其中一等獎10篇、二等獎22篇、三等獎33篇、優秀獎45篇。8所院校獲得征文活動優秀組織獎。
主辦單位研究決定,對獲獎的個人和院校進行表彰獎勵,并號召向獲得獎勵的教師學習,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為推動我國衛生職業教育事業健康、科學、快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附件1:全國第四屆“人衛社杯”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征文獲獎論文和優秀組織獎院校名單
附件2:全國第四屆“人衛社杯”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征文投稿及獲獎情況一覽表
2013年3月25日
抄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教司、教育部職成司
附件1:全國第四屆“人衛社杯”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征文獲獎論文和優秀組織獎院校名單 | |||
一、獲獎論文 | |||
1.一等獎(10篇) | |||
序號 | 作 者 | 單 位 | 題 目 |
1 | 郭積燕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構建職業教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機制的探索 |
2 | 朱啟華、 賴曉琴、 劉國珍 | 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 | 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深化校院(企)合作,創新衛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贛州衛校實現院(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實踐 |
3 | 李志成、杜學海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力現狀與需求分析 |
4 | 鄧嬋、梅唯奇、朱紅華 | 廣東省珠海市衛生學校 | 衛生職業學校開展以教學督導為主導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改革與實踐 |
5 | 宋國華、王青、 高鳳蘭等 | 河南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3+2”助理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探討 |
6 | 邱東民、鄒軍、 王立文等 | 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院校集團化體制下的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工學交替實踐研究 |
7 | 潘永忠 | 山東濰坊護理職業學院 | 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探索與實踐 |
8 | 成明祥 | 山西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 “人文與技能融和”高職護理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9 | 王麗、劉冬瑩、蔡鳳英 |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衛生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模式的構建探索 |
10 | 楊珺、任麗君、 帕提古麗 | 新疆昌吉衛生學校 | 中職藥劑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2.二等獎(22篇) | |||
序號 | 作 者 | 單 位 | 題 目 |
1 | 蔣愛品、馬春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中藥調劑技術》課程標準語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的研究 |
2 | 薛建平、史俊、 譙時文 | 四川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 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途徑探討 |
3 | 廖偉堅 |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高職藥學專業職業技能標準體系創新與實踐 |
4 | 葉海 |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基于校企合作機制下職業教育集團辦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
5 | 楊頻 | 甘肅省中醫學校 | “教、學、練一體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
6 | 王利 | 廣東省汕頭市衛生學校 |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實踐與探討——以汕頭市衛生學校為例 |
7 | 李大煒 | 廣東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淺談中職藥學人文精神教育現狀與對策 |
8 | 陳健芬 | 廣東省珠海市衛生學校 | 助產專業(中職生)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的探討 |
9 | 婁磊 | 廣東省珠海市衛生學校 | 珠海市中職生職業價值觀現狀調查與分析 |
10 | 李靜明、鄧向偉、 宮曉波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衛生學校 | 工作過程導向中職護理實訓課程開發與設計 |
11 | 王瑋瑛、白冰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育轉型的幾點嘗試 |
12 | 田國華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國際化發展的探索 |
13 | 楊美玲、哈學軍、 梁金香等 | 寧夏醫科大學高等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14 | 古蓬勃、張躍偉 | 山西省運城市口腔衛生學校 | 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培養實用型口腔修復工藝技能人才 |
15 | 楊小玉、馬永輝、 劉英等 |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臨床護理綜合技能應用》課程設計的創新和實踐 |
16 | 周娟仙、凌楊青、 施成良 | 浙江省海寧衛生學校 | 提高《內科護理學》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
17 | 莫麗平 | 廣西玉林衛生學校 | 我校農村醫學專業建設的若干思考 |
18 | 蔣江 | 廣西玉林衛生學校 | 中職護生到鄉鎮醫療機構就業意向的調查與分析 |
19 | 李丹 | 重慶市醫藥衛生學校 | 中職示范校藥劑專業課程體系建構改革 |
20 | 劉東升 | 河南省周口衛生學校 | 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發展現狀與研究 |
21 | 王琨 | 山東泰山護理職業學院 | 實現中高職課程銜接,促進中高職協調發展 |
22 | 牟星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基于中職《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談教學方法的創新 |
3.三等獎(33篇) | |||
序號 | 作 者 | 單 位 | 題 目 |
1 | 符秀華 | 安徽省淮南衛生學校 | 基于“教學做一體化”的中職護理專業考試與評價模式改革的研究 |
2 | 郭暉 | 首都鐵路衛生學校 | 對中職專業課程教學評價模式改革的探討 |
3 | 張萬隆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中職藥劑專業《藥事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及建議 |
4 | 鄭長江、黃煌梅 | 福建漳州衛生職業學院 | 從就業情況分析探討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新思路 |
5 | 曹文元 | 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 | 農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實訓》課程的嘗試 |
6 | 王會寧 | 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 | 關于衛生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創新的逆向思考 |
7 | 王懿、路君娣、 馬貴平等 | 甘肅省酒泉衛生學校 | 《生物化學基礎》課程改革與教材開發研究的幾點思考 |
8 | 梁霞 | 甘肅省臨夏州衛生學校 | 護理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實施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
9 | 馬芳 | 甘肅省臨夏州衛生學校 | 衛生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對策探討 |
10 | 張永潔、袁奉衛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信息技術課程開發探索研究 |
11 | 徐明麗、李志成、 田衛東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工學結合模式下中職護理專業藥理學教材建設探索 |
12 | 崔娟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以課程組為基礎積極推進課程建設 |
13 | 張瑜、寇桂香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
14 | 寇桂香、黃剛、 張軍榮等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我校助產專業以崗位為靶向的人才培養的思考與探索 |
15 | 蒲小猛、郭艷玲、 王琳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基于工學結合的口腔修復工藝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
16 | 牛彥輝 | 甘肅省中醫學校 | 衛生職業院校特色發展的認識與實踐 |
17 | 王鳳麗、楊頻 | 甘肅省中醫學校 |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 |
18 | 覃玉蓮、李新、 朱穗京 | 廣西柳州醫專附校 | 多元化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實效性研究 |
19 | 劉忠、趙東儉、萬紅 | 河北省秦皇島市衛生學校 | 關于如何建立招生就業良性循環機制的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
20 | 邱尚瑛、藺淑芳、 原英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衛生學校 | 全員互動式合作學習在兒科護理教學的嘗試 |
21 | 范業宏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醫學基礎知識更好地為專業課程服務的研究與探索 |
22 | 趙穎莉胡明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
23 | 林杰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建立衛生廳領導下的院校聯動體制與機制推動院校共同發展 |
24 | 黃強生、王菲、 任旭等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能力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
25 | 沈瓊 | 江蘇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教學崗師徒制的內涵研究 |
26 | 鄒浩軍、林莉莉、 馬明 | 江蘇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以職業標準為基礎的五年高職藥學教學和實訓實踐研究報告 |
27 | 崔具玲 | 新疆伊寧衛生學校 | 淺談衛生職業教育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實踐與探索 |
28 | 林洪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索 |
29 | 楊希、蔣沂峰、 徐亮等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護理專業實習中核心能力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
30 | 戚林 | 廣西玉林衛生學校 |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要強化培養學生的大衛生觀念 |
31 | 覃隸蓮 | 廣西玉林衛生學校 | 護士職業價值觀現狀分析及對護理職業教育的啟示 |
32 | 李儉 | 廣西玉林衛生學校 | 新醫改形勢下對衛校護生實施全程化職業指導的實踐探索 |
33 | 盧玉彬、侯敏、田瑞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分析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 改革專業課教學方法 |
4.優秀獎(45篇) | |||
序號 | 作 者 | 單 位 | 題 目 |
1 | 柳海濱 | 首都鐵路衛生學校 | 運用病例導入法提高兒護課堂教學的實效 |
2 | 施小娟 | 首都鐵路衛生學校 | |
3 | 梁萍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護理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4 | 王艷霞、王曉燕、 葉亞云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高職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的探討 |
5 | 徐琪安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多元智能理論在我校心理健康課程改革中的探索 |
6 | 鄭漢峰 | 福建省閩北衛生學校 | 論衛校生源火爆局面下的危機與應對措施 |
7 | 黃煌、林逕蒼 | 福建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多媒體試題庫在組織胚胎學考試中的建設與評價 |
8 | 吳茂龍 | 福建省福清衛生學校 | 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語言技能開發與培養探索 |
9 | 胡濟林 |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凸顯職業能力培養的衛生職業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探析 |
10 | 孟增果、陳漪靜 | 甘肅省天水市衛生學校 | 中職衛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探討 |
11 | 任艷萍、牟愛玲、 程曉玲 | 甘肅省酒泉衛生學校 |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學基礎》強化實踐教學有效模式探索 |
12 | 宋玉蘭、趙小紅 | 甘肅省定西市衛生學校 | 中職生使用手機的弊端分析及對策討論 |
13 | 李彥榮、李曉燕、 景桂琴 | 甘肅省定西市衛生學校 | 高效課堂教學效果的調查研究 |
14 | 王麗娟、張志鋼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中職英語教學中護生人文素質培養模式探討 |
15 | 程文海 | 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 | 對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的SWOT分析與對策 |
16 | 李長馳 | 廣東省汕頭市衛生學校 |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校企合作存在問題與策略思考 |
17 | 鄭小吉、程文海、 任重倫 | 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 | 中職中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調查研究 |
18 | 王軍、孫必華 | 廣東省珠海市衛生學校 | 教育技術推動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 |
19 | 朱穗京 | 廣西柳州醫專附校 | 非經典PBL在“病免”教學中對護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
20 | 莫小衛 | 廣西梧州市衛生學校 | 建構主義視角下提高學生多元智能的實踐研究 |
21 | 吳慧榮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關于護理職業院校"護士人文修養與實踐"課程建設的構想 |
22 | 王瑋瑛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高職高專《藥物化學》在教學取向上的幾點做法 |
23 | 孟發芬、張霄艷、 鄧尚平等 |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 | 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老年護理學》精品課程的建設與特色 |
24 | 胡國平 |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分院 | 談德育工作在中職學生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
25 | 郭果毅、易淳、 余慶皋 | 湖南湘潭職業技術學院 | 校院協同創新提升臨床護理科研與管理水平 |
26 | 劉浩宇 | 江蘇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多維聚合評價體系在中藥化學課程中的實踐探索 |
27 | 沈曉潔、王立文、 瞿光耀 | 江蘇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醫院辦護校“工學結合”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
28 | 蔡紅星、吳爭鳴、 楊漢正等 | 江蘇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建設社區衛生人才合作培養示范區的實踐與思考 |
29 | 趙繼英 | 山東棗莊職業學院 | 衛生職業教育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與研究 |
30 | 初鈺華 |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結合社區探索適合臨床和社區的高等護理人才培養模式 |
31 | 張欽德、沈偉、 梁偉玲 |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高職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
32 | 祝建材 |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深化"訂單"培養,破解就業難題 |
33 | 孫永波 | 山東淄博職業學院 | 綜合生命館教學技術是衛生職業教育的教學補償手段 |
34 | 劉芳、羅躍娥、 劉斌等 |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職業成熟度測定在高職藥學專業頂崗實習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
35 | 劉春娜、李晶 |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高職護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在《成人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
36 | 王春先 | 新疆伊寧衛生學校 | 深化教學改革和管理,推進示范校內涵建設 |
37 | 楊廣毅 | 新疆伊寧衛生學校 | 關于中職學校重點專業建設的幾點認識和思考 |
38 | 邵曙霞、楊慧蘭 | 浙江省海寧衛生學校 | 提高中職護生脈搏測量準確率的教學策略 |
39 | 李勝南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與實踐 |
40 | 米堯勇、馬燕軍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中職衛校藥劑專業帶薪實習模式淺析 |
41 | 孫紅蕾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對中職學校學生會建設的幾點分析和思考 |
42 | 張士瑞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中醫護理學》教學應注重培養人文精神 |
43 | 韋紅 | 廣西玉林市衛生學校 | 教師信息素養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 |
44 | 覃隸蓮 | 廣西玉林衛生學校 | 智慧文化視野下智慧型中職教師的培養策略 |
45 | 張曉慧、王凌、李娜 | 西北民族大學 | 正畸教學方法探討 |
二、優秀組織獎院校 |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
廣西玉林衛生學校 |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
甘肅省衛生學校 |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
廣東省珠海市衛生學校 | |||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
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