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 作者 | 頁碼 | 期數 |
從SRT計劃的實施看我校藥學院本科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 陳新梅 | 5 | 第16期 |
提高軍醫大學七年制學員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 | 高福,蔡建明,崔建國,等 | 7 | 第16期 |
提高藥學專業大專畢業生就業率的工作實踐與體會 | 周林,吳嫻嫻,邱丹丹,等 | 8 | 第16期 |
終身體育背景下體育舞蹈的開展現狀探析 | 林麗香 | 10 | 第16期 |
論大學生專題研討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 孫秀 | 12 | 第16期 |
大學生健康教育與社會健康促進 | 王慧 | 14 | 第16期 |
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心理突發事件特征及對策的研究 | 譚秋清,蘇艷,楊丹,等 | 16 | 第16期 |
探索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仿真課堂教學模式 提升職業教育的崗位競爭力 | 張敏,張立力 | 18 | 第16期 |
臨床麻醉學信息化教學教員的信息素質培養 | 劉虎,何星穎,李永華,等 | 20 | 第16期 |
柯氏模型在繼續醫學教育評估中的運用 | 郭鵬軍,嚴慧萍,吳晨曦,等 | 22 | 第16期 |
中職學校加強誠信教育的思考 | 陳小芳 | 24 | 第16期 |
關于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定工作的理性思考 | 馬琪山,黎曉娜,趙敏,等 | 26 | 第16期 |
構建公共衛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體系 | 王旭輝 | 28 | 第16期 |
應將用標準分換算法分析學生成績引入教學管理 | 歐學余 | 29 | 第16期 |
從魏書生班級管理理論中得到的啟示 | 聶峰 | 31 | 第16期 |
顯微鏡操作技能評分表的設計及其質量評價 | 曹麗琰,童毅 | 32 | 第16期 |
中職學生管理中智慧型班主任的界定與實踐探討 | 應含錦 | 34 | 第16期 |
淺談互聯網發展影響下的學生工作體系建設 | 陳秋余 | 36 | 第16期 |
網絡在高職護生實習管理中的應用體會 | 李凌 | 38 | 第16期 |
醫學畢業生產生擇業焦慮心理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 周英 | 39 | 第16期 |
對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發放管理辦法的思考 | 王慧莉 | 41 | 第16期 |
對“90后”高職生的現狀分析及教育對策 | 李寶霞,黃巖,高慧 | 43 | 第16期 |
多媒體在兒科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影響因素 | 李繼偉 | 44 | 第16期 |
PBL 教學法在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張新萍,雷光明 | 46 | 第16期 |
淺談能力本位下的職業教育教學設計 | 許紅梅,劉桂林 | 47 | 第16期 |
醫學職業技能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 | 周酈楠,陳江萍,張曄,等 | 49 | 第16期 |
探究型學習辨析及應用 | 張文黎 | 50 | 第16期 |
流行病學教學方法探討 | 曾轉萍,周衛平,許雅 | 52 | 第16期 |
淺談小組討論式教學法的應用體會 | 王艷波,肖麗英,李丹琳,等 | 53 | 第16期 |
婦產科技能操作考核的實踐探討 | 徐維 | 55 | 第16期 |
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探討 | 李渤 | 56 | 第16期 |
診斷學技能目標的確定、實施及評價 | 楊枝彩 | 58 | 第16期 |
關于發展性教學評價在藥劑學課堂上的一次嘗試 | 林竹貞,何麗容,藍明雄,等 | 59 | 第16期 |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思考 | 黃智燕,劉平 | 61 | 第16期 |
小組式焦點討論法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 王莉 | 63 | 第16期 |
以學生為主體的口腔修復學教學方法初探 | 宋歌 | 65 | 第16期 |
提高高職藥理學雙語教學質量的研究及實踐 | 劉文艷,王學婭,張何,等 | 66 | 第16期 |
淺談中職物理學教學中滲透STS教育應遵守的教學原則 | 包建奇 | 68 | 第16期 |
內科護理學教學內容分析淺談 | 楊芳 | 69 | 第16期 |
淺談普通本科院校提高生物化學學習效果的策略 | 謝兆輝 | 71 | 第16期 |
從醫藥職業教育現狀談教學策略的調整 | 李雅梅,李寬慶 | 72 | 第16期 |
解剖生理學基礎教學方法探索 | 陳光倩,林麗雅,李富,等 | 75 | 第16期 |
五年一貫制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學的幾點思考 | 李德雙 | 77 | 第16期 |
臨床教學常用教學方法淺析 | 文玉萍 | 78 | 第16期 |
論化學思維能力與啟發式教學模式 | 齊毅 | 80 | 第16期 |
哲學課教學方法探討 | 申奎 | 81 | 第16期 |
短期內有效提高大學英語四級作文水平的探討 | 曹靜怡 | 83 | 第16期 |
藏醫外傷學理論與實踐教學之我見 | 完代塔 | 85 | 第16期 |
推拿練功學教學改革嘗試 | 沈愛明,師成賢,張巧麗,等 | 86 | 第16期 |
在婦產科教學中實施循證醫學教育初探 | 高素萍,劉杏菊 | 88 | 第16期 |
高職院校數學教師應用意識的培養 | 仲生仁 | 89 | 第16期 |
建構主義拋錨式教學在護理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 周艷萍 | 91 | 第16期 |
新課改體制下培養學生職業角色適應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 盧玉彬 | 93 | 第16期 |
兒科護理中健康教育初探 | 李燕京,赫光中 | 94 | 第16期 |
淺議大學生考試作弊原因及對策 | 苗梅靜,韓繼明,李欣,等 | 97 | 第16期 |
康復技術專業首屆畢業生跟蹤調查報告 | 王凌志,盧健 | 99 | 第16期 |
對甘肅藏區藏族大學生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 | 王發斌 | 100 | 第16期 |
妊娠中晚期心電圖短P-R間期的臨床調查研究 | 王健,馬秀娥 | 102 | 第16期 |
臨夏州降低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干預措施的探討 | 楊玉英 | 103 | 第16期 |
蘭州市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人群調查分析 | 羅向紅,李瑩,陳繼軍,等 | 104 | 第16期 |
基層醫院關節置換手術空氣消毒研究探討 | 梁彬,岳玉花,張芙莉,等 | 106 | 第16期 |
形態實驗室管理探討 | 劉穎,張亞超,孫曉麗 | 107 | 第16期 |
高職藥學專業綜合技能實訓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卞曉霞,羅躍娥,劉斌 | 108 | 第16期 |
論中等專業學校藥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 | 何麗容,林竹貞 | 109 | 第16期 |
護理實驗與實訓一體化教室的開放與管理初探 | 何見平 | 111 | 第16期 |
淺談醫藥高職高專院校實驗(訓)室的建設與管理 | 楊銀盛,黃軍兵 | 112 | 第16期 |
預防醫學教學中開展設計性實驗的實踐與體會 | 王文英 | 114 | 第16期 |
實訓基地開放管理在護生實習前訓練中的作用 | 龍芳 | 115 | 第16期 |
活血定眩丸對CSA大鼠血液流變學及小腦組織SOD、MDA影響的實驗研究 | 崔愛軍,董萬濤,宋敏 | 116 | 第16期 |
大蒜中大蒜素的超聲提取及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 | 孫建云,李擁軍 | 118 | 第16期 |
中藥消炎止痛膏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 | 楊發,張延英,王思農,等 | 120 | 第16期 |
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體系構成及保障措施 | 王春升 | 122 | 第16期 |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課程的現狀分析及改革設想 | 任亮,康紅鈺,王雁梅,等 | 124 | 第16期 |
新版《人際溝通》教材特色與教學策略分析 | 宋利萍,張志鋼 | 126 | 第16期 |
淺談使用第2版《解剖生理學基礎》教材的一些體會 | 郜恒友,魯興梅 | 128 | 第16期 |
中國社會主義醫療衛生體系的規制研究 | 張云德,趙義平,王曉臨 | 130 | 第16期 |
基于醫院信息系統的數據挖掘技術研究 | 李豐森,李兵 | 132 | 第16期 |
2種牽引方式在微型種植體增強磨牙支抗中的對比研究 | 杜建東,楊蘭,韓保迪,等 | 134 | 第16期 |
愈酚偽麻待因口服液對咳嗽變異性哮喘肺功能改善效果的觀察 | 邵發林 | 136 | 第16期 |
AE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細胞介素-8(IL-8)的檢測及臨床意義 | 王東,吳允萍,張東岳 | 137 | 第16期 |
AO鎖定鋼板治療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療效觀察 | 安彥軍 | 139 | 第16期 |
148例鎳電解液化學燒傷的治療及鎳的毒理學探討 | 柴勝武,秦萌賢,宋峻巖,等 | 140 | 第16期 |
夜磨牙癥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 李欣,何健民,王軍,等 | 141 | 第16期 |
短波熱療輔助治療膝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與護理 | 張秀琳 | 143 | 第16期 |
硬膜外麻醉復合杜非合劑麻醉在LC中應用的臨床觀察 | 宋文學,胡建軍 | 144 | 第16期 |
纖維膽道鏡治療肝內膽管結石126例臨床分析 | 趙滿國,何瑩燕,黃生輝 | 145 | 第16期 |
異丙酚用于小兒麻醉的研究與觀察 | 吳非,包長順,王新 | 147 | 第16期 |
中專生素質教育的實現對就業影響的探討 | 常逢杰 | 148 | 第16期 |
麻醉微機靶控輸注技術系統開發 | 郭宙平,李青,吳惠霞,等 | 150 | 第16期 |
團體心理咨詢與群體人格重塑 | 周華 | 154 | 第16期 |
我國體育健身俱樂部管理現狀之研究 | 李軍紅 | 156 | 第16期 |
淺析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 | 黃陽生,酈芳,黃淑芬,等 | 157 | 第16期 |
從生死觀談安樂死的對象及權利 | 施韜 | 158 | 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