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 作者 | 頁碼 | 期數 |
醫學高等職業教育生理學雙語教學嘗試 | 王俊亞,李海濤,王新芳,等 | 5 | 第18期 |
美國醫學教育對我國醫學生理科素質培養的思考 | 匡寶平,李玉生,王秀蓮 | 7 | 第18期 |
高職藥學、醫學檢驗專業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探索 | 白 斌 | 9 | 第18期 |
醫學影像技術“1+2”校企聯合辦學模式的研究 | 彭友明,黃 明,張 晶,等 | 11 | 第18期 |
產學研結合 高職院校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 寧國安 | 13 | 第18期 |
淺談在網絡環境中培養醫學生的學習能力 | 陳 罡,曾思恩 | 15 | 第18期 |
淺析課堂教學中的管理藝術 | 謝 玲 | 6 | 第18期 |
湖南省城市衛生職業教育發展對策研究 | 魏高文,周國興,袁石芳,等 | 16 | 第18期 |
在醫學教育中努力做實踐“三個代表”的表率 | 郭 華 | 19 | 第18期 |
全科醫學社區教育培訓模式探討 | 儀修成 | 20 | 第18期 |
對衛生職業教育實施“技能緊缺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思考 | 季蘇醒 | 21 | 第18期 |
適應西部開發 發展中職教育 | 張欣欣 | 23 | 第18期 |
基于建構主義的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 | 馬曉曄 | 25 | 第18期 |
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教育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 | 陶 萍 | 28 | 第18期 |
對“說話能力培養”的再探索 | 羅為健 | 30 | 第18期 |
主動適應社會需要 努力做好職業指導工作 | 吳秋霞 | 32 | 第18期 |
從電子閱覽室的建立談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改變 | 劉 春,楚存坤 | 33 | 第18期 |
促進個性發展 培養創新人才 | 蒲強民 | 35 | 第18期 |
結合用藥心理進行藥理學教學改革的嘗試 | 符秀華,蘇克霞 | 36 | 第18期 |
談“愛生、愛教、育人”的教育理論 | 李誠濤,溫金貴 | 38 | 第18期 |
優化兒科護理教學 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 鄭秀坤 | 40 | 第18期 |
中等衛校化學學法指導研究 | 余陽燊 | 41 | 第18期 |
新世紀圖書館創新淺論 | 高 芹 | 42 | 第18期 |
淺談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交際法 | 王 露 | 43 | 第18期 |
關于醫學職業院校考試和評價的思考 | 王利平 | 45 | 第18期 |
運用評價杠桿 促進教師管理科學化 | 郭 可 | 46 | 第18期 |
醫學教育檔案的性質特點及作用 | 王定美 | 48 | 第18期 |
病理生理學考試的試卷分析與教學對策 | 陳 潔,王 黎,楊紅梅 | 49 | 第18期 |
做好試卷分析 促進考試質量的提高 | 王忠福 | 51 | 第18期 |
我當班主任的一點體會 | 魏良銅 | 54 | 第18期 |
談《口腔解剖生理學》課件的制作 | 張 楚,鐘 萍,王一飛,等 | 55 | 第18期 |
計算機模擬實驗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 | 周贛秀 | 56 | 第18期 |
基于CAI的一種會計電算化教學模式的思考 | 桑麗萍 | 57 | 第18期 |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應用 | 許新華,鄭木華,胡美勇 | 59 | 第18期 |
淺談多媒體創作工具的發展與方向 | 吳 艷 | 61 | 第18期 |
Excel2000軟件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 李湘蘇 | 62 | 第18期 |
在比較中把握人物的性格 | 高利華 | 27 | 第18期 |
運用多向思維指導學生作文 | 畢金林 | 29 | 第18期 |
內科教學教法初探 | 林麗娟 | 31 | 第18期 |
寓語言美于臨床教學中 | 徐 燕 | 39 | 第18期 |
做好“五個堅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 周麗娟 | 53 | 第18期 |
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貫穿在生物化學教學中 | 王毅娟 | 60 | 第18期 |
講究教學方法 創造最佳教學效果 | 呂海芬 | 66 | 第18期 |
文獻檢索課教學法改革初探 | 陸佳鋒,張 玨 | 71 | 第18期 |
在病理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探微 | 季潤元 | 72 | 第18期 |
學導式教學法在正常人體教學中的應用 | 蔣 濤,姚廣華 | 73 | 第18期 |
化學中“酚”的教學設計 | 張國紅 | 74 | 第18期 |
將環保意識融入微生物教學 | 尚 智 | 76 | 第18期 |
性格·溝通·醫學 | 彭 輝,韓志雄 | 77 | 第18期 |
創造廣闊的空間 培養新型護生的英語技能 | 莊雅玲 | 79 | 第18期 |
問題引導法在教學實踐中的研究與應用 | 侯前進 | 80 | 第18期 |
情感滲透在藥理學教學中應用探討 | 徐桂珍 | 82 | 第18期 |
淺議在病理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 唐慧表 | 83 | 第18期 |
應用導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 張遂柱,胡 瑋 | 84 | 第18期 |
情感性教學在預防醫學教學中應用初探 | 潘曙東 | 86 | 第18期 |
正常人體學基礎教學中滲透性教育芻議 | 覃春蓮 | 87 | 第18期 |
在中醫教學中的體會 | 蔣鳳仙 | 89 | 第18期 |
淺談課堂教學的板書 | 張 軍 | 90 | 第18期 |
注重“過程”教學 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 閆保江 | 91 | 第18期 |
一條關于自然數的規律 | 馬勝萍 | 93 | 第18期 |
改革藥理學課堂教學的認識和實踐 | 余甜女 | 94 | 第18期 |
在解剖學教學中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 劉紅敏 | 96 | 第18期 |
淺談如何加強藥劑專業實習生的藥學計算能力 | 陳賽紅 | 97 | 第18期 |
中等衛生學校中醫教學芻議 | 李 兵 | 99 | 第18期 |
實施學法指導 提高學習能力 | 劉 華 | 100 | 第18期 |
脈診教學新嘗試 | 黎昭然 | 102 | 第18期 |
醫學臨床課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研究 | 魯世金 | 103 | 第18期 |
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 | 陳靜莉 | 105 | 第18期 |
生理教學中新課導入的方法 | 陳兵兵 | 106 | 第18期 |
在微生物與免疫實驗教學中開展ELISA檢測乙肝的意義 | 程君平,陳淑增,邱丹纓 | 108 | 第18期 |
淺談關于解剖學的記憶法 | 朱啟俊 | 109 | 第18期 |
醫學插圖構圖法的探討 | 高 平 | 110 | 第18期 |
淺議英語段落寫作 | 李 強 | 112 | 第18期 |
改革教學方法 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 | 范紹瓊 | 113 | 第18期 |
教學病案與臨床思維 | 廖 慧 | 116 | 第18期 |
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之途徑 | 朱 鉻 | 117 | 第18期 |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解剖學教學中的運用 | 王保富 | 119 | 第18期 |
病例討論在口腔修復學教學中的應用 | 孫雪梅,楊俊玉 | 120 | 第18期 |
淺談緩沖液離子強度對電泳遷移率的影響 | 袁會美 | 157 | 第18期 |
在護理教學中加強學生循證護理能力的培養 | 周 標,章曉幸 | 63 | 第18期 |
如何體現護理專業特色 | 謝 靜,楊彩先 | 65 | 第18期 |
護理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 韓寶燕 | 67 | 第18期 |
利用護技實驗課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嘗試 | 繆 萍 | 68 | 第18期 |
也談兒科護理學中的整體護理教學 | 侯建煒 | 69 | 第18期 |
提高護生實踐技能的措施 | 葛高蓮 | 70 | 第18期 |
專科門診開展整體護理模式的嘗試 | 王 穎 | 155 | 第18期 |
病理教學切片制作特點及質量控制 | 袁永輝 | 124 | 第18期 |
淺議醫學生如何完成內科臨床實習 | 李 穎 | 126 | 第18期 |
橡皮塞在常用實驗菌種保存中的應用 | 龐 珍 | 128 | 第18期 |
加強診斷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實用型醫學人才的關鍵 | 顏一千,鄭 淵 | 140 | 第18期 |
對在校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 | 袁 青 | 92 | 第18期 |
成人醫學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調查與分析 | 張露紅,葛榮霞 | 129 | 第18期 |
以中專衛校學生體育興趣及相關因素的調查與分析 | 李靜波 | 130 | 第18期 |
高職基礎醫學課程與教材改革初探 | 李躍進,常 賓 | 121 | 第18期 |
教材建設應注重質量 | 陳國紅 | 122 | 第18期 |
《社區護理》教材建設芻議 | 崔曉萍 | 123 | 第18期 |
穴位注射A型肉毒素治療眼瞼及面肌痙攣58例 | 寇永恒 | 115 | 第18期 |
健康教育與骨折護理 | 常立玲 | 118 | 第18期 |
濫用補藥對健康不利 | 余利軍,李 煒,高 俊 | 127 | 第18期 |
影響戴牙適應性因素及相應析心理護理 | 張 萍,王 宇,魯 喆 | 131 | 第18期 |
腫瘤專科病歷書寫常見錯誤及糾正 | 王 宇,趙 勤 | 132 | 第18期 |
人性化醫療服務 | 李昌茂 | 133 | 第18期 |
米非司酮應用于利凡諾中孕引產126例的臨床觀察 | 黃 慧,鄧曉燕 | 135 | 第18期 |
我院護理工作在醫療市場競爭中的應對措施 | 彭生玲 | 136 | 第18期 |
青少年乳腺葉狀囊肉瘤的病理特點和臨床分析 | 蘇 鳴,張緒鵬 | 137 | 第18期 |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臨床分析 | 杜永貴 | 139 | 第18期 |
淺談校園內癲癇發作的急救處理 | 鄧玲瓏,曾 亮 | 141 | 第18期 |
高壓氧輔助治療急重型顱及損傷適應證選擇 | 楊 椿,劉慶多,楊英番 | 142 | 第18期 |
心電圖ST段和T波改變分析 | 蒲陶菊 | 143 | 第18期 |
癌組織nm23—H1基因表達對胃腸道癌浸潤與轉移的影響及意義 | 何科基,白兆琴 | 144 | 第18期 |
自然殺傷細胞的抗腫瘤作用 | 趙麗君 | 145 | 第18期 |
復治涂陽肺結核成因及效果分析 | 孫中元,運建平 | 159 | 第18期 |
淺談職業教育中的誠信教育 | 張慧玲 | 146 | 第18期 |
影響德育效果的成因及其對策 | 伍志良 | 147 | 第18期 |
淺談新時期學校的德育工作 | 戴小鵬 | 148 | 第18期 |
論我國古代的優秀醫德傳統 | 趙志昌 | 150 | 第18期 |
淺談醫學與心理學 | 王小健 | 151 | 第18期 |
淺談如何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 賴曉杰 | 153 | 第18期 |
淺談中專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和觀念 | 方 明 | 154 | 第18期 |
從解剖學的角度研究經絡的可行性探討 | 趙凱冰 | 156 | 第18期 |
生物醫學工程新動向 | 李云勝 | 158 | 第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