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 作者 | 頁碼 | 欄目 | 期數 |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研究生核心課程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 岳彩玲,顏 超 | 1 | 高教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高等醫學院校細胞生物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 孫媛,程曉馨,鄭 旭,等 | 3 | 高教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中醫藥文化在高職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滲透實踐研究 | 劉麗寧 | 5 | 高教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高職護理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實踐探索 | 彭波,艾嘉琪,初 巖 | 7 | 高教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張玲,郭 棟,谷小珂,等 | 9 | 高教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探究 | 王璐莎 | 11 | 高教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 馬芳 | 14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口腔臨床藥物學教學案例庫的建立及應用 | 鄭利光,趙電紅,韓 蕊,等 | 16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新形勢下高職生物制藥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研究 | 王俊峰,付 艷,陳玉花,等 | 18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生理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思考 | 賈桂枝,戴紅良 | 20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中職藥劑專業產教融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 林洪 | 22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師資隊伍建設模式探討 | 王順慶,林 琳 | 23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護理學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現狀與對策 | 逄澤輝,王慶華 | 25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中高職貫通背景下的護理課程開發研究 | 毛淑英 | 27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麻醉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的回顧與展望 | 趙自剛,李福龍,張玉平,等 | 29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運營探究 | 王海瑩,羅元元,黃祥國,等 | 31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大健康時代中職學校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 李佳,何耀濤 | 33 | 教育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醫學院校思政課開展醫學主題實踐教學的路徑探索 | 江慧英 | 35 | 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口腔預防醫學課程思政的實踐與研究 | 蔣琳,周 智 | 37 | 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自信邏輯互動視域下培育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 | 胡冰 | 39 | 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的病理學實驗教學方法改革與探索 | 燕春艷,宋希元,魏 紅,等 | 42 | 課程改革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微形態實驗教學在整合課程中的改革與實踐 | 榮瑋,劉 婷,于秀文,等 | 43 | 課程改革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衛生統計學教學改革中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方法的探索 | 劉海霞,王 玖,胡乃寶,等 | 45 | 課程改革研究 | 2019年第18期 |
以選修課形式對高職院女大學生開展生殖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 | 馬常蘭,田 靜,朱麗華 | 47 | 教學評價 | 2019年第18期 |
醫學生職業素養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的三重境界 | 郭秀華 | 49 | 德育與素質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護理專升本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現況研究 | 李鈺,張芬芬,陳 蕾,等 | 52 | 德育與素質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高職護理院校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探究 | 范靜波,孫 菲,楊 蘭 | 54 | 德育與素質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提燈情懷”在高職護理教育中的實踐與應用 | 肖凡,李 遠,周晶京,等 | 55 | 德育與素質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提高高職護生思想政治素養策略研究 | 梁曼諾 | 57 | 德育與素質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英語課堂的應用研究 | 劉敏 | 59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甘肅衛生職業學院體育與職業體能課程設計的探討 | 李恩 | 61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老年人心理護理課程項目化教學初探 | 吳洪梅,蘇 紅,宇 虹,等 | 63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在職業院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的探究 | 張穎,曾維柱 | 65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醫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應用研究 | 鄭麗莉 | 67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醫用物理學“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 戰麗波,李光仲,閆 鵬,等 | 70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對分子生物學課程的作用 | 繆偉偉,劉萌芳,崔俐俊,等 | 72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對分課堂+PBL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整合課程中的應用 | 袁海虹,周 波,楊智昉 | 75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淺談中職學校針灸推拿學微課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效融合 | 鄧曙光 | 77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專業課程SPOC+FCM教學模式探索 | 晁靈,趙香梅,李玉春,等 | 79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以iStan急性闌尾炎為例培養學生臨床思維 | 張岳 | 81 | 教學探討 | 2019年第18期 |
基于建構主義的改良版“三明治”教學法在中高職銜接護生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 張睿,李曉靜,申洪嬌,等 | 83 | 護理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PBL聯合LBL教學法在婦科護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 姚偉妍 | 85 | 護理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護教融合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的內科護理實訓課堂設計 | 王敏 | 87 | 護理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思維可視化教學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效果 | 濮一明 | 88 | 護理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教育中應用研究的進展 | 呂艷群,朱明珠,王似雄 | 90 | 護理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 丁偉偉,田廷科,王曉麗 | 93 | 護理教育 | 2019年第18期 |
關于Bloom目標教學理論在內科學實習中運用效果的研究 | 李青,趙豫梅,黃 波,等 | 95 | 實驗與實習 | 2019年第18期 |
依托醫學虛擬實驗平臺實現整合課程的創新與提升 | 李驄,張彩華,王 麗,等 | 97 | 實驗與實習 | 2019年第18期 |
互助式四手操作在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實習中的應用與探討 | 謝宏新 | 99 | 實驗與實習 | 2019年第18期 |
護理操作技術在解剖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 劉立夏 | 101 | 實驗與實習 | 2019年第18期 |
地方醫學院校實驗室開放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 | 姚慶收,武玉永,謝則平,等 | 102 | 實驗與實習 | 2019年第18期 |
翻轉課堂在正常人體學實驗課程中的實踐與思考 | 呂秉華 | 104 | 實驗與實習 | 2019年第18期 |
高職高專醫藥類大學生健康服務能力的現狀與分析 | 張平,黃 婷,李 花,等 | 106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河南省農村女性HPV疫苗認知現狀調查研究 | 張蒙,康佳迅,蔣露苗,等 | 108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高職高專中醫類專業學生中醫體質現狀調查與分析 | 吳紅玲,雷家駿 | 111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老年護理專業能力與課程設置需求調查分析 | 劉寒森,李宏力 | 113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醫學院校本科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比較評價 | 胡善菊,郝明揚,朱宇航 | 115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在校高職護生護理信息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 劉慧 | 118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高職護理專業安寧療護知識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 張玲華,賈建芳 | 120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蘭州地區無償獻血者人群HBV感染情況調查 | 潘登,張支鳳,吳康樂,等 | 123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康復治療學專業在中澳不同教學模式下教學效果的調查分析 | 金鳳,王婕妮,王 紅 | 125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在校本科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追蹤調查 | 王娜,許學敏,趙鐵夫,等 | 127 | 調查報告 | 2019年第18期 |
影響急診搶救室患者心理的因素及護理對策 | 曹茵,陳銀嬌 | 130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PACU病人交接正確執行率中的應用 | 黃玉瓊,金松洋,邵 兵,等 | 131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ISO15189在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 卯建,邵天波,宋貴波 | 133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床旁心臟超聲可視化教學在急診科住培教學查房中的應用 | 郭峰,王 煜 | 136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家屬互補式健康教育護理在小兒發熱康復中的有效作用 | 葉小玲 | 138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系統交互模式在基層醫師高血壓防治規范化培訓中的效果分析 | 郭川,方彩霞 | 140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微課在腸鏡檢查腸道準備患者中的應用評價 | 陸彩連,陳 翔,黃月連,等 | 142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羅伊—紐曼綜合模式應用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不良情緒的效果評價 | 火小蘭 | 144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引入Mini-CEX模式的教學查房在婦產科住院醫師培養中的應用及效果 | 宮婷婷,吳琪俊 | 146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多元化培訓模式在CCU護士心電監護相關知識培訓中的應用效果 | 胡珊寧,陳 沖,鄧桂元,等 | 149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羅伊適應模式在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質量中的價值 | 王磊,宮彥麗,周 軍 | 151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PDCA循環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 江云 | 153 | 衛生行政管理 | 2019年第18期 |
甲強龍在食管癌手術后肺保護中的應用 | 朱小康,李 斌,趙海龍,等 | 154 | 臨床實踐 | 2019年第18期 |
氣壓治療對預防高齡產婦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評價 | 楚薇 | 156 | 臨床實踐 | 2019年第18期 |
高職院校男護生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 | 魏艷艷 | 158 | 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8期 |